楼下李大爷退休那天,本来是高兴得像过年,拿着通知去办领钱,结果一算账,月养老金比预想少了几百块,愁得跟丢了魂似的。我跟你说,这事儿很常见。真心的,别以为只要到了就能顺顺把钱领回家。李大爷说“我明明在厂里干了好几年,怎么少算了几年?”社保窗口的人解释说,是因为少交了一张叫《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表》的材料。就是这么一张纸,意思很大,真不是闹着玩的。就是说,别大意,别糊弄。
讲点政策常识,省点冤枉钱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前,很多国企、集体企业员工个人不用缴社保,但国家认可他们的工作年限,这叫视同缴费年限。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要把这部分年限算进去,用到的专业术语有养老金计发基数、视同缴费指数和过渡系数。打个直白的比方,基数是7000元,有10年视同年限,指数1.0,过渡系数1.2%,那么过渡性养老金就是7000×1.0×10×1.2%=840元每月,这笔钱没了,腰包立刻干瘪。就是说,别小看数字,年复一年就是几万块。就是真不容忽视。
谁要注意交这表?主要是1992年(或部分地区是1996年)前在国企、集体企业工作的;2014年前在事业单位、机关单位的;还有退伍军人。很多人问“要我跑去找老单位的档案吗?”别慌,社保局和档案馆能帮忙。社保工作人员曾说,原单位倒闭的,可以去市、区档案馆调企业职工档案;机关事业单位的,找主管部门;退伍军人到退役军人事务局申请调取档案。嗯,反正多留个心眼,别等着吃亏。
办手续分三步走,很接地气。先准备材料,招工登记表、老工资条、工资册复印件、退伍证或退伍证明、户口本都要备齐。记住,原件带上复印件留存。再去社保局的养老保险待遇核定科,填写《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申请表》,把复印件附后,提交审核。最后是等待,通常十到十五个工作日,审核通过就会在认定表上盖章存档,退休核定时就把这段年限算进去。就是那么简单,别嫌麻烦。
看着李大爷扯着袖子数着少领的钱,我觉得这件事挺有代价感的,像冬天里丢了棉衣。真假的?真的是不管你多忙,都值得提前把材料查清楚。我才不信呢,那些材料会自动补齐,主动问、主动取,别等到账单提醒你。想想亲戚朋友中还有临近退休的,赶紧提醒他们去查一查,别让一张纸决定了晚年生活的质量。
股票10倍杠杆软件,专业炒股配资门户,创利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