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联社7月2日讯(编辑 齐灵)德意志银行研究院近日发布2025年版《全球物价地图》,对全球69个主要金融中心城市物价、薪酬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。
该报告以纽约为基准,将所有数据换算为美元进行比较,旨在为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一个观察世界经济变化的独特视角。
报告发现,在过去五年全球性通胀和剧烈汇率波动背景下,全球生活成本格局正在迅速重塑,其中,美国城市生活成本显著攀升,中国的日常消费相对亲民。
美国例外论下物价已近高峰
报告强调,与十年前相比,美国城市已从发达市场中的“价值洼地”一跃成为全球物价排行榜的领跑者,在多项指标上与苏黎世、日内瓦等传统高消费城市并驾齐驱。
这不仅得益于美元的强势,更深层原因在于“美国例外论”、华尔街的强劲表现以及美国领先科技行业在全球的扩张。不过,德银研究院认为,美国城市的物价水平或已接近“峰值”,未来或将迎来相对价格的调整。
报告中提出一个关键问题:未来美国城市是否会持续占据各大排行榜的前列?报告认为,历史上的美元周期和当前的政策组合表明,美国城市的物价可能已接近“顶峰”,未来几年排名或将出现下滑。
与此同时,报告强调了新兴市场的巨大潜力。这些国家目前仍处于物价排名的低位,但随着其经济的快速增长,未来有望重塑全球物价格局。
中国在日常消费领域展现出明显的成本优势,例如在外出就餐方面,中国与印度、印尼、埃及等地一同被列为全球最实惠的地点之一,这与苏黎世、日内瓦和纽约等餐饮价格高昂的城市形成鲜明对比。
消费物价对比亮点
值得一提的是,该报告从不同的比对纬度全面展示各地的物价水平,例如购房和住房成本、公用设施、薪资、日常消费成本等。其中消费成本更是细化到各国都适用的多个场景或领域,例如约会开支、苹果手机价格、烟酒开支、拥有汽车成本、打车费用、公共交通费用、网络费用等。
据德银报告,今年的生活质量综合榜首由卢森堡摘得,其后是哥本哈根、阿姆斯特丹等欧洲城市。全球传统金融中心城市,在生活质量排名中表现不佳,东京(第 26 位)、巴黎(第 44 位)、香港(第 48 位),伦敦和纽约并列第 50 位。
在细分子项上,中国香港在“公共交通月票”价格上有相对优势,远低于榜首的伦敦和纽约。不过中国香港在“汽油价格”方面位居全球最贵。
报告发现,在苏黎世喝一杯卡布奇诺咖啡最贵,喝一杯可乐也是最贵,而在迪拜喝一杯进口啤酒成本最高,纽约排名第二。相较之下,意大利的咖啡和葡萄酒物美价廉。
在69个城市中,购买新款iPhone最贵的国家是土耳其和巴西,而韩国首尔因本地激烈竞争成为全球最便宜的城市,价格甚至低于美国。
责任编辑:于健 SF069
股票10倍杠杆软件,专业炒股配资门户,创利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