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暑期,每逢周日晚七点,市民王女士准时来到广东省文化馆上艺术晚课,学习古典舞。
在系统化地学习了三堂课后,她深有感触地说:“每次上完课,都明显感到身体舒展了很多,仪态变得更加优雅,人也自信了不少。”
今年6月,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整合全省公共文化场馆夜间培训资源,推出“艺术晚课堂”惠民项目。项目首批课程以夏季班为起点,联动全省60多个文化场馆,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,两百门精品课程,提供超1660课次、6000个学位。
市民在省内各大文化场馆上夜校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
与之相呼应的是,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、广州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也在暑期推出融合读、学、玩、创等多样形式的“阅读+”活动。广州图书馆社会活动推广部主任肖秉杰告诉记者,7月1日至27日,广图入馆总人次高达732807。
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介绍,当前全省已建成开放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、广州市文化馆新馆、深圳图书馆北馆等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,建成“粤书吧”“粤文坊”等公共文化新空间3300多家。
今夏暑期,一批体现广东特色、国际水平的公共文化场馆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惠民活动,成为广大市民游客的“文化纳凉地”。
晚课堂、艺术拼团名额“拼”手速
“首次推出‘艺术晚课堂’品牌活动,没想到课程十分火爆,学位名额放出不久就一抢而空。”项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“艺术晚课堂”采用“错峰共享”服务模式,充分盘活省、市、县(区)三级文化馆及社区、企业等场所的夜间场馆资源,通过优化空间利用和时段配置,将优质文艺课程服务精准直达目标群体。
市民在省内各大文化场馆上夜校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
翻开课程表,琳琅满目的课程犹如一个精心设计的万花筒。都市青年可在“暴汗瑜伽”“音乐舒压”中释放工作压力;非遗爱好者能深入“香道研修”“茶韵茶香”等体验课堂,触摸岭南传统脉搏;“玩转AI”“沉浸式Vlog拍摄”等课程还能满足部分市民对前沿科技、职场技能的学习需求。
在正式开启“艺术晚课堂”惠民项目之前,省内各地文化馆已相继开展市民夜校课程的探索。例如,广东省文化馆早在2022年就推出了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品牌——“晚课堂”。
市民在省内各大文化场馆上夜校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
经过三年实践探索,成功为中青年及职场人士提供了一系列特色鲜明、价格优惠的培训课程,构建起“兴趣+技能+减压+社交”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,惠及群众超2万人次,有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“老少热”迈向“全龄共享”。
市民在省内各大文化场馆上夜校。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
除开展市民夜校外,7月22日,广东省文化馆启用新空间文心艺术空间。空间内既有演艺展示区、文化休闲区,还有艺术分享区、手工体验区、慕课直播区。走进手工作坊区,佛山木版年画、创意扭扭棒、剪纸等体验项目人头攒动,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艺。转至慕课直播区,七弦琴《流水》的清越悠扬与广州茶艺的行云流水相映成趣,茶席间笑语连连。
广东省文化馆文心艺术空间启用开放活动上,市民们进行佛山木版年画体验。
据了解,文心艺术空间将在今年8月至12月精心策划“潮”玩艺夏、“秋”愈脆脆皮、冬“藏”粤韵三大主题七场活动。
广东省文化馆文心艺术空间场馆照片。
而在深圳,一种新颖的艺术课程参与方式正悄然兴起。当你想学习一门艺术课程时,只需打开“深艺通”小程序,完成注册并填写课程需求,即可发起“拼团”活动。人满成团后,深圳市文化馆会调配相应的教师和场地资源,市民就可以开启艺术学习之旅。
去年11月,深圳在全国首创“艺术拼团”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。据项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今年暑期深圳市文化馆“艺术拼团”课程广受欢迎,7月份开设非遗汉服缝制、青少年扎染布艺班、时尚模特班等24门课程,课程全部满员。
在东莞市文化馆,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演出、展览、音乐会等活动等待市民解锁打卡。7月24日至28日,东莞市文化馆举行“潮玩东莞·青春共创”少儿潮玩市集,融合展览、演出、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。
7月24日至28日,东莞市文化馆举行“潮玩东莞·青春共创”少儿潮玩市集。东莞市文化馆提供图
每逢周六,“潮流东莞·火柴盒”周末音乐盒演出活动都将在东莞市文化馆的火柴盒营地上演。观众手持荧光棒、气氛牌,与现场歌手近距离互动,传统文艺演出升级为年轻化、精致化、时尚感、都市感强的音乐活动。
每逢周六,“潮流东莞·火柴盒”周末音乐盒演出活动都将在东莞市文化馆的火柴盒营地上演。东莞市文化馆供图
东莞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说:“东莞是一座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城市,我们提供的文化服务也要更年轻潮流。”
7月24日至28日,东莞市文化馆举行“潮玩东莞·青春共创”少儿潮玩市集。东莞市文化馆提供图
此外,暑期东莞市文化馆还整合市镇村三级馆资源,推出“莞一夏”2025年东莞青少年艺术季,通过1个市总馆、33个镇街分馆、588个社区支馆、192个共享文化空间,形成一张庞大的“文化服务网”,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“小候鸟”等青少年群体走进艺术,享受艺术。
据悉,目前东莞市共有1000多项公益活动正在开展中,预计将惠及超一百万人次。
图书馆变身沉浸式互动空间
7月27日晚,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草坪广场在星光与灯影中化作开放艺术空间,“草坪音乐夜”第二场活动如期举行。“夏夜弦歌”音乐会与“游园拾趣”文旅市集,共同为市民呈现了一场融合国乐之美、知识之趣与书香之雅的沉浸式文化盛宴。
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草坪音乐夜现场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供图
“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拉近了市民与高雅艺术、传统文化的距离,有效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与内涵。”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活动推广部主任陈剑晖说。
暑期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还推出12项200余场少儿活动,活动类型涵盖阅读挑战、非遗体验、文化研学等。
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主任宋玲介绍,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动全省94个图书馆446个服务点,推出了“21天阅读挑战书”活动,这一活动激发了许多少儿读者的阅读打卡热情。一位去年来广州过暑假的浙江小读者今年又兴致勃勃来到中图,并表示:“图书馆又凉快又好玩,我要天天都来阅读打卡!”
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故事阅读会现场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供图
广州图书馆则另辟蹊径,在暑期推出未来阅读馆。这一沉浸式交互阅读空间,占地近300平方米,巧妙运用虚拟现实(VR)技术,打破纸质载体的物理局限,构建出跨越时空的沉浸式阅读天地。
据了解,广州图书馆未来阅读馆目前同步上线了四大体验场景,包括《三星堆的召唤》《火星使命》《恐龙大冒险》与《重返金字塔》。
广州图书馆未来阅读馆现场。广州图书馆供图
一位体验《三星堆的召唤》的小读者兴奋地说:“三星堆实在是太有趣了!”戴上VR设备,读者就能瞬间从广州图书馆“穿越”至三星堆博物馆,琳琅满目的文物映入眼帘。
工作人员介绍,未来阅读馆已成为广州图书馆的“香饽饽”,设立不过两周,吸引近三千位读者前来体验。
此外,“乒博全运 阅动湾区——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体育文化主题展”同样火爆,展览展出了乒乓球奥运冠军马龙和孙颖莎等人的金手印、乒乓球冠军签名球拍墙、珍藏版双鱼赛事用球和纪念球等近200件展品。
在“荣耀殿堂”展区,读者不仅可以寻觅自己喜爱的运动员的专属印记,与承载着偶像荣耀与汗水的签名球拍合影留念,还可以零距离与冠军“击掌”——马龙、孙颖莎、刘诗雯、陈梦等4位乒乓球奥运冠军的金手印跨越时空的界限,带领读者感受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。
据统计,7月19日至28日,共有24803位读者参观“乒博全运 阅动湾区——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体育文化主题展”,领略竞技体育的速度与激情。
广州图书馆“乒博全运 阅动湾区——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体育文化主题展”现场。广州图书馆供图
肖秉杰告诉记者:“暑假期间,图书馆迎来阅读高峰期,越来越多市民将阅读视作一种生活方式,在书香中度过夏日。”
采写:南方+记者 赵媛媛 戴雪晴 实习生 张瑀轩 曾锐琪
摄影:南方+记者 仇敏业(除署名外)
海报设计:丁薇薇 甘展平 程子宜
股票10倍杠杆软件,专业炒股配资门户,创利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